当前位置: 主页 > 行业新闻

林承刚:海洋牧场建设仍需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

  进入21世纪以来,海洋在国家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中具有重大作用。建设海洋强国,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已成为国家层面的战略目标。如今,加大海洋研究投入正当其时,补牢海洋研究短板态势良好。
 
  2021年4月21日,IFMCF2021(第六届)国际海洋防腐防污论坛于宁波东港喜来登酒店成功举办。 本次论坛剖释展望“十四五”海洋新材料产业发展思路,见证绿色环保海洋防污技术的里程碑事件,分析国内外海洋防污涂料布局,且在核电、船舶、海洋牧场、海上设施、海洋构筑物五个方向展开重点讨论。
 
  在海洋牧场分论坛中,多位专家提出分别从环保材料、深海养殖设施、海洋工程产品 、深海养殖业的现状及挑战等多个方面发表见解。
 
  其中,来自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副研究员林承刚为我们带来《海洋牧场建设现状与展望》的报告。该报告主要讲述了海洋牧场背景、现状以及建设的必要性和未来展望。
 
  报告伊始,林承刚回顾海洋牧场的传承建设。他指出,近年来国家在海洋建设方面的战略需求明显提升,自2015到2021年海洋牧场的投入资金逐步加大使用,136个国家海洋牧场示范区相继获批建设,国家倡导建设海洋强国,学科建设者找准“蓝色经济”前进方向。
 
  接着,林承刚就海洋牧场现状提出制约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从经济角度来看,海床草、珊瑚礁等典型渔业生态严重退化,我国近海渔业资源严重衰退,实际捞捕量远远大于可捞捕量。海洋可捞捕对象由大型底层和近底层种类转变为上层鱼类,如黄鳝等品种,经济价值大幅度降低,低龄化、小型化、低值化现象严重。
 
  从产业化角度来看,林承刚表明现阶段海洋牧场宏观布局的基础理论支撑不足,生境营造工程技术能力较弱,生物资源效应认知不明,风险防控管理水平不高,导致现阶段海洋牧场呈现低水平、同质化、效益差的状况,因而海洋牧场问题亟待解决。
 
  目前,因而,建设海洋牧场问题亟待解决,我国海洋农业面临第三次飞跃。林承刚提到,海洋牧场的建设应从工程化、信息化、机械化、智能化四个方面入手,升级优化系统。前期重点解决在哪建、建多少、承载多少、如何管理等问题。建设中期重点解决怎么建设、如何监测、如何预警预报等问题;建设后期则关注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问题。终实现由单物品向全产业链体系过渡,保证海洋牧场高质化、高值化。
 
  随后紧接着,林承刚展望海洋牧场未来发展。他从生态、精准、智能、融合等四个方面做出展望,分别是生态、精准、智能、融合。
 
  生态即将盐碱地、滩涂、浅海改建为生态农牧场,形成生态陆海统筹,陆海四场联动的发展新格局。
 
  精准包括定位、评价、预报、采捕、施策等环节。通过新型声学技术,精准量化牧场水域生物承载力和不同营养级能流特征,构建环境资源检测系统,制定牧场建设标准体系,实现牧场生境高效营造。
 
  智能化是提升系统的监测与管理平台,打造空地海一体化通讯信息网络平台,借助遥感信息、无人机、地波雷达、海面平台、海底潜标等仪器,提升海洋管理能力
 
  融合指三产融合,即开展海珍品精深加工和活性功能物质作用机理研究,形成增殖、研发、精深加工、销售全链条式产业体系,延伸产业链,拓展业务范围,实现渔业产品高值化利用。
 
  后,林承刚总结到,海洋牧场不仅仅是新模式,更是一种新业态,其建设必须坚持与自然、与渔民共建,坚持生态保护优先,自然修复为主,同时坚持理念、设备、技术和管理的现代化,方能发展三产融合、渔旅融合、渔能融合等功能多元新模式,构建全域型海洋牧场。

Please fill in for direct download

Mechanical Tester Tribometer Profilometer Hand Abra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