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轨迹法和马丁代尔法是两种常用的织物起球测试方法,它们在测试原理、适用范围、测试条件及结果解读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区别。以下是对这两种方法的详细比较:
一、测试原理
圆轨迹法
原理:将试样安装在聚氨酯管上,在具有恒定转速的设备上进行往复式摩擦运动,模拟织物的日常使用磨损过程,评估其起球性能。
设备:采用专用的圆轨迹起毛起球仪进行测试。
马丁代尔法
原理:通过标准摩擦布与试样之间的摩擦来模拟织物的实际磨损过程,评估织物在特定压力和摩擦次数下的起球性能。
设备:使用马丁代尔试验机进行测试。
二、适用范围
圆轨迹法:适用于多种织物类型,包括低弹长丝机织物、针织物等。
马丁代尔法:虽然同样适用于多种织物,但更注重于评估织物在特定条件下的耐磨性能,如合成纤维长丝织物等。
三、测试条件
圆轨迹法:
试验条件选择分类可能不够清晰,如A试验条件适用于运动服,而B试验条件则更适用于合成纤维长丝织物。
测试时需在控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并准备规定的摩擦材料以及能在暗室环境下进行评级的视觉辅助。
马丁代尔法:
测试条件相对明确,通常规定在7000次摩擦之后评估结果,对于某些低级别的织物,摩擦次数则不应低于2000次。
测试过程中需保持恒定的压力和摩擦速度。
四、结果解读
圆轨迹法:由于试验条件选择分类的不清晰性,同一块面料可能因选择不同的试验条件而产生截然不同的起球测试结果。
马丁代尔法:测试结果相对稳定,能够较好地反映出织物的实际使用情况。但由于不同织物的物理特性和结构差异,测试结果也可能因测试条件的不同而产生显著差异。
五、其他注意事项
在使用圆轨迹法和马丁代尔法进行织物起球测试时,均需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避免边缘区域的影响。
测试完成后,需使用起球评级标尺对每个样品的起球情况进行评定并记录等级。
综上所述,圆轨迹法和马丁代尔法在测试原理、适用范围、测试条件及结果解读等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在选择测试方法时,应根据织物的具体特性和产品标准要求进行合理选择。